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2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研究探讨饲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生长、肠道消化酶、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22.0±2.0) g的大泷六线鱼270尾,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和2个不同菌剂水平的实验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 30尾鱼。对照组投喂仅有蛋白液包裹的基础饲料,实验组投喂含活菌量达5×107 CFU/g(0.5%)和1×108 CFU/g(1.0%)地衣芽孢杆菌的实验饲料。投喂50 d后进行致病菌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raonicida)攻毒感染,测定14 d内累积死亡率。结果显示,实验组饲料中地衣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大泷六线鱼的特定生长率(SGR) (P<0.05)。与对照组比较,0.5%和1.0%地衣芽孢杆菌均可提高大泷六线鱼血清中SOD、CAT及T-AOC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5);GSH-Px活性在1.0%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而0.5%实验组较对照组提高。地衣芽孢杆菌实验组鱼血清GS、MDH和HK活性均得到提高(P<0.05),0.5%和1.0%不同剂量组的提高程度不同。地衣芽孢杆菌实验组鱼血清中AST和ALT活性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CHE和ADA活性较对照组有提高(P<0.05)。实验组鱼肠道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1.0%实验组活性最强(P<0.05)。攻毒实验结果显示,1.0%地衣芽孢杆菌组大泷六线鱼14 d内累积死亡率仅有35.55% (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可促进大泷六线鱼生长,提高其肠道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增强其对杀鲑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22.
大泷六线鱼的外形特征与消化系统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并描述了大泷六线鱼的外部形态特征,详细测量了30个个体的大泷六线鱼外部形态参数,进行了相关关系分析;并解剖观察了其消化系统结构特征。外部形态参数全长(LT)与体长(LB)相关关系为LB=0.8489LT+1.0309(R2=0.978),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211LB2.9927,(R2=0.8337),其余形态参数相关性较低;可数性状背鳍、臀鳍、腹鳍、胸鳍、尾鳍鳍条数分别为38~43、18~22、5~7、17~18、13~15;侧线5条;第3侧线鳞数80~128;第1鳃弓鳃耙数16~19;消化系统结构特征:口咽腔较小,颌齿发达;食道短粗;胃发达,具有27~36个幽门盲囊;胃发达且分化明显,肠在腹腔内呈两个盘曲,肠长/体长为0.801±0.01,表明大泷六线鱼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23.
李霞  郭莹  秦艳杰  姜志强 《水产学报》2013,37(2):168-174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启动大泷六线鱼鳍、吻端和肾脏3种组织细胞的原代培养,并稳定传代培养30代、31代和35代.结果发现,用透明质酸酶和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鳍和吻端组织后细胞分散效果更好.培养于添加5 ng/mL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 μg/mL硫酸软骨素、40 ng/mL 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及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pH 7.2)中的3种组织细胞生长分裂旺盛,均为成纤维样细胞.在此条件下第20代的鳍、吻端、肾脏组织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58.7,50.4和32.9 h.第25代大泷六线鱼3种组织细胞的特征性染色体数目均为48条.细胞经液氮冷冻保存60 d后,解冻复苏并经台盼蓝染色,3种细胞成活率分别达84.59%±1.07%、85.75%±1.03%和87.39%±1.05%.3种细胞现已保存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3种组织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为鱼类疾病防治和病理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荣成俚岛斑头鱼摄食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逐月采集荣成俚岛近海的743尾斑头鱼(Hexagrammos agrammus),探讨其摄食生态特征。结果表明,斑头鱼为底栖生物食性鱼类,摄食的饵料生物包括11个类群,主要摄食多毛类(Polychaeta),其次是鱼卵、海藻类、海草类、口足类(Stomatopoda)、端足类(Amphipoda)和鱼类等。食物组成随季节和体长而变化:除四季均大量摄食多毛类以外,春季还摄食口足类和虾类,夏季还摄食鱼类和蟹类,秋季还摄食鱼卵和鱼类,冬季摄食鱼卵比例最高;体长80 mm的斑头鱼喜食海草和海藻等植物性饵料,体长80~199 mm的个体喜食多毛类、鱼类和虾蟹类等,体长199 mm的个体主要摄食鱼类、多毛类和鱼卵等。摄食强度也随季节和体长而变化:夏季摄食强度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低(不停食);体长100 mm的个体摄食强度最高,随着体长增加而逐渐下降,体长180 mm以上的个体又随体长和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对斑头鱼5个饵料生物样品进行了DNA条形码鉴定,其中4个饵料生物样品鉴定到种,1个饵料生物样品鉴定到属。结论认为,斑头鱼的摄食习性会随季节、个体生长和栖息海域饵料生物的种类和丰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5.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effective procedures for chromosome manipulation in greenling Hexagrammos otakii Jordan et Starks, which has enormous aquacultural potential. To accomplish this, temperature-dependent measurements of the mitotic intervals (τ0) were carried out. The τ0 in this fish was determined by averaging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and third embryonic divisions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5–25°C. At higher temperatures, eggs developed faster and underwent more identical development. For greenling, τ0 were 341.1 ± 3.60 min at 5°C, 275.5 ± 4.53 min at 10°C, 189.7 ± 6.93 min at 15°C, 99.2 ± 8.27 min at 20°C and 34.2 ± 8.74 min at 25°C. There were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τ0 and water temperatures at all temperatures studied ( Y  = −79.3 X  + 425.3, R 2 = 0.9968, where Y is the mitotic interval and X is the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26.
27.
六线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从海区采集和人工催产获得的六线鱼卵块1091g,孵化仔鱼11万尾,平均孵化率为56%,仔鱼经45~60天培育,育成全长2.5~4.0cm,鱼种1.83万尾,平均成活率24.4%,专家验收认为,育苗量,苗种规格及生长速度均处国内领先水平,对卵块收集,人工孵化,苗种生长,饵料系列,育苗病害,饵料生物培育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8.
丁香油和MS-222对大泷六线鱼幼鱼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丁香油和MS-222麻醉剂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麻醉效果,选择体质量为(83.3±7.8)g的大泷六线鱼幼鱼进行试验,根据大泷六线鱼被麻醉和复苏时的行为特征,将整个麻醉过程分为10期,其中麻醉6个时期,复苏4个时期。结果表明:丁香油浓度在50~100 mg/L、MS-222浓度在50~70 mg/L时鱼体均可在3 min内入麻并均可在5 min内复苏;当丁香油浓度≥100 mg/L、MS-222浓度≥70 mg/L时,鱼体在麻醉液中浸浴15 min后部分鱼体出现休克死亡;用丁香油麻醉鱼时,整个麻醉过程中鱼体的呼吸频率呈下降趋势,而用MS-222麻醉鱼时,鱼体在达到4期阶段后呼吸频率明显加快,但仅见鳃盖后缘小幅度张合;鱼体进入深度麻醉以后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越长,鱼体复苏所需时间就越长,用丁香油或MS-222麻醉的鱼体可在空气中分别暴露7、5 min。研究表明,丁香油和MS-222均对大泷六线鱼幼鱼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入麻时间短、复苏快的特点,两者均可作为大泷六线鱼理想的麻醉剂。  相似文献   
29.
4种岩礁性鱼类视网膜感光细胞和最小分辨角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超  王亮  覃乐政  张秀梅 《水产学报》2014,38(3):400-409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铠平鲉、花斑平鲉、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的性成熟个体视网膜光感受细胞和最小分辨角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视锥细胞的排列方式为4个双锥细胞围绕一个单锥细胞构成正方形或者菱形镶嵌结构,铠平鲉和花斑平鲉的双锥细胞排列成行,单锥细胞随机分布于4个双锥细胞之间;分析认为,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视锥排列方式更复杂,单锥细胞与双锥细胞的比值(SC/DC)更高,推测其具有更好的色觉。(2)铠平鲉和花斑平鲉视柱细胞与视锥细胞的比值(R/C)大于7∶1,而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的R/C小于3∶1;推测铠平鲉和花斑平鲉更适合在夜间活动,而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属白天活动的鱼类。(3)铠平鲉、花斑平鲉、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视锥细胞密度最高处分别位于视网膜的腹-颞(V-T)区、腹区(V)、腹-颞(V-T)区和背-颞区(D-T),与各自的生活习性和摄食行为相适应。(4)4种岩礁性鱼类的成熟个体中,铠平鲉的最小分辨角最大,其次为花斑平鲉和大泷六线鱼,斑头六线鱼的最小分辨角最小。分析认为,即使是同样栖息于礁区的鱼类,其视觉特征也存在差异,这或许可以为岩礁区选择性渔具的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为筛选用于微生态制剂研发的海水鱼源益生菌,本研究对海捕野生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和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消化道内壁黏膜样品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获得80株可培养细菌。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菌株的产酶能力进行测定,选取海水鱼常见病原菌为指示菌测定分离菌株产物的抑菌活性,筛选出2株潜在益生菌TS2和TH8,并进行菌株的生理生化检测、16S rDNA序列分析、生长特性及其对宿主安全性的研究。结果显示,TS2产蛋白酶(protease)、淀粉酶(amylase)和脂肪酶(lipase),其无菌培养产物可显著抑制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的生长。TH8产蛋白酶和脂肪酶,其无菌培养产物可显著抑制鳗弧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假交替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生长。基于细菌生理生化检测和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TS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H8为河流漫游球菌(Vagococcus fluvialis)。TS2在温度为15~40 ℃、NaCl浓度为0~0.08 g/L、pH为5~9时生长较快,6 h进入对数期,26 h后进入稳定期;TH8在温度为20~40 ℃、NaCl浓度为0~0.08 g/L、pH为5~12时生长较快,2 h进入对数期,14 h后进入稳定期。菌株对同源宿主的安全性检测发现,TS2和TH8在108 CFU/mL浓度条件下对同源宿主是相对安全的。筛选的枯草芽孢杆菌TS2、河流漫游球菌TH8产酶能力强,其产物能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具有广温、广盐、耐酸碱、生长速度快等优点,可作为候选菌株开发为微生态制剂,研究结果为其在海水鱼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